“為他敏銳的思維和精湛的技術點贊!”
“向他學習,精益求精,做新時代發電設備守護者!”
5月11日,一封來自服務區域某發電企業的感謝信打破了大唐中南電力試驗研究院職工工作群的平靜,職工們紛紛對電氣所張曉鵬豎起了大拇指。原來,他就是解決了該發電企業1號發電機內冷水嚴重漏氫問題的“急診醫生”。
本著“治未病”的原則,早在4月初,中南院便下發了《關于發電機定子內冷水系統多處漏水等問題的通報》,要求區域內發電企業針對發電機內冷水系統漏水、漏氫缺陷進行專項排查。4月15日晚,該發電企業在發電機內冷水系統漏氫缺陷專項排查中,發現1號發電機內冷水漏氫率已達到每小時1.6立方米,嚴重影響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4月16日,張曉鵬趕到現場,在對數據進行比對分析的基礎上,為了確保判斷準確,避免“誤停機”,他立即向中南院電氣所專家匯報現場情況,確認處置建議,最終給出了初步診斷:“參照《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1號機組應立即停機,進行檢查處理?!?/span>
4月17日,機組停機后,發電機廠家多次對內冷水系統進行氣壓和檢漏試驗,但都沒有發現發電機內漏點。這讓包括張曉鵬在內的中南院技術專家、發電企業技術人員、發電機廠家都陷入了沉思。
“這次的問題十分罕見,”張曉鵬眉頭一皺,認為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但一切問題都隱藏在數據里,現在就要找到數據背后的秘密”。隨即,他調來了這兩天開展的所有試驗數據,從外部原因到內部原因,認真比對分析,判斷可能是發電機內冷水系統存在著單向漏點。為了驗證這一推斷,他協助發電企業、發電機廠家等各方人員,創新內冷水系統密封試驗方法,采用反向加壓結合漏量估算的方式,逐一查找漏點,最終發現該機內冷水系統確實存在嚴重單向滲漏缺陷。
“這就是泄漏部位?!睆垥赠i指著密封墊和波紋補償器的漏點說到。找到問題根源,緊張了好多天的他們都松了一口氣。
4月25日,發電機廠家對2個密封墊進行更換,發電企業技術人員再次進行發電機反向加壓試驗水壓試驗,試驗數據全部合格,缺陷終于得到了消除,機組也能在五一前夕順利開機。
“張工,1號機組順利啟動,已于今日成功并網,內冷水箱內含氫量未見異常?!?月29日,正在三門峽的張曉鵬接到消息后放心地笑了笑,繼續投入到智慧電廠建設中。
正如醫護人員救治病患一樣,諸如此類的應急故障分析已經是張曉鵬的“家常便飯”。每當發電機出現緊急問題,他就化身“急診醫生”,消除“病痛”,有效防止發電機主設備損壞,守護發電機“健康”。
而像張曉鵬一樣,中南院每一位電力工程師都在用腳踏實地詮釋對電力的熱愛,用精益求精表達對技術的忠誠,用勇攀高峰、集智攻關展現新時代大唐科研人的責任。他們是黑夜中耀眼的星辰,也是璀璨的陽光,照亮了二次創業新征程的前行之路。